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技期刊在科研院所中的重要作用——以《天然(2)

来源:天然气工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1 10: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科技期刊发展瓶颈 近些年,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利益的驱动下,在整个社会都显得浮燥的大环境里,科技期刊也遭遇到发展瓶颈,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
科技期刊发展瓶颈 近些年,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利益的驱动下,在整个社会都显得浮燥的大环境里,科技期刊也遭遇到发展瓶颈,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位置:(1)稿源表面上似看丰富,但整体质量低下,造成初审工作量大。在职称考核及招工应聘的量化评比驱使下,稿源是空前丰富了,但由于作者的不自信,常出现一稿多投的现象,给初审工作增加了难度,且这部分稿源的作者本身就不够成熟,稿源质量还有待提高,而一旦达到目标,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动力,稿源后继乏力;(2)约稿难,审稿质量下降。科研任务越来越繁重,已经成熟的专家们常常分身乏术,无法按时完成约稿,甚至也没时间替期刊审稿,即使勉强为之,审稿质量也日趋下滑,稿件里有关专业方面的错误、漏洞百出,这样的稿件,对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科技期刊编辑一“将”难求。科技期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门槛较低,但要做好一份期刊,做到坚守学术公平、维护学术尊严,却要求编辑的道行要深,既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又要懂得一定出版及相关科技类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应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还必须有一份恬淡平静的心境。但目前而言,期刊人的待遇,无论是精神或是经济上的都处于边缘地带,所以,许多有能力、有职业素养的专家对期刊工作都是望而却步的。 4 结束语 科技期刊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但不是简单性思维下的“一刀切”[5]。现存的各个科技、学术期刊有其存在的重大意义和道理,为此,笔者建议,科技、学术期刊改革方案应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强强结合:(1)根据其主办单位的意愿,自行选择是否加入科技、学术期刊出版企业,同时,科技、学术期刊出版企业也可选择性接收自己满意的期刊;(2)没加入或没并入期刊出版企业的期刊,可维持现状,但必须遵守《出版管理条例》等国家法规、法律,其发展前景由市场自然选择;(3)新成立的科技、学术期刊出版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推广真正先进的科技、学术成果,是要形成能与国外同行相抗衡的拳头产品,虽然名称为企业,但盈利不是其主要职责,盈利和发行量只能作为其是否受欢迎的一个考核指标。同时,科技、学术期刊出版企业在经营运行中还要严格把握泄密关,因此,不能和报刊、人文类期刊企业混为一体,要坚持由行业重点科研单位或院校主办,经济上应坚持以国家财政补贴或行业扶持为主,市场经营为辅,其具体责、权划分由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研讨形成。 2012年7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1]一出台,犹如平地惊雷,在业界掀起一阵躁动。唱红说白,各有阵地。认真回顾并审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发展历程,发现科技期刊必须要处于科研生产前沿的沃土中才能有更好的未来,而主管其的研究单位,也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平台,才能更好地活跃学术气氛,更快地将学术成果转换成生产成果,因此,认为《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既不适宜“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也不适宜“改为内部性资料出版物”。1 科技期刊的主要职责科技期刊的主要职责是传播、交流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理论、方法、技术,为学科建设及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2]。其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发行量的多少及其经济创收情况,而是体现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方面[3]。《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创刊于1978年,已有34年历史,由于其“高、精、专”特性,决定了其受众面较窄,发行量仅1500册左右,单册定价10元,但30多年来,其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大气区的涌现,助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大场面的形成,完成了一份期刊应有的历史使命,为石油专业的学科建设及中国天然气勘探事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中国碳酸岩天然气研究创新基地之一。截至2011年,该院共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等各级项目2400余项,众多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就是说,这份科技期刊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这个期刊就是这一专业领域的权威媒体,充分掌握着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研动态,拥有一批业内熟知的审稿专家和核心作者。因此,期刊不能剥离出这一专业团队,否则,其将不能及时捕捉科研及生产前沿的信息,把握不了业内动态,更有甚,在这功利化的时代,还会由此丢失一批审稿专家和核心作者;此外,科技期刊一旦被扔进市场,编辑们势必还要为争取市场、赢取利润而搏杀[4],那么,一贯坚守的学术公平、学术尊严就值得堪忧。2 科技期刊对主办单位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科研单位而言,有这么一个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也是一张体面的名片。《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也强烈意识到,做好一份期刊,不仅仅要展示好科技成果,还得主动配合主办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推进、促使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1)是主办单位科技实

文章来源:《天然气工业》 网址: http://www.trqgyzzs.cn/qikandaodu/2020/0901/336.html



上一篇:“浙江省-石荷州联合生物质中心”揭牌
下一篇:新闻单位须严格执行“三审”制度

天然气工业投稿 | 天然气工业编辑部| 天然气工业版面费 | 天然气工业论文发表 | 天然气工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天然气工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